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再读《三国演义》有感

花了点时间,重新精读了一遍《三国演义》,掩书时方觉十分疲累。

一直以为,好书有两个标准:

1、说出了你不懂的话,让你醍醐灌顶。

2、说出了你懂但说不出的话,让你如遇知音。

现在看来还要再加一条,个人称之为"完累",让你心神俱疲。

虽累,但感慨;虽累,但满足;虽累,但回味......

就拿《三国演义》举例:

大半个世纪的成与败,分与和,兴与衰,我们却在短短的旬日之间就完整地体验了一遍,能不累吗?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关于儿子与第六感的趣闻两则

关于儿子与第六感的趣闻两则

一、上周二,9月20日。
儿子突然问我们何时过生日(其生日为9月26日),因他从没主动看日历的习惯,所以当时只当他索要礼物,便随口推说“早了”,此事也就作罢。结果,当晚儿子的大姨妈来电话说祝他生日快乐,我们被搞得一头雾水。再细问之,答曰“今天是农历8月23”,于是急寻日历视之,果然是儿子农历生日(小孩亦根本不懂农历)。
举家甚奇之。
二、昨日,9月25日。
我右腿膝盖在一个月前带儿子去北京故宫的时候不慎摔伤,虽是皮外伤,但伤势颇重,至今尚未彻底痊愈。当日下午因交涉交通事故理赔事宜,取行驶证时被车内一未关闭的小翻板正戳在旧时伤口处,皮损血出,新肉复裂,苦不堪言。
遂忆二事。其一,当日早餐时,儿子突然问我膝盖的伤口有没有痊愈,因此伤已事发多日,本早就无人提及,当时听得自也不会多想。其二,下午出发前,我一直犹豫不决,开原来的车呢还是另一辆越野车呢?结果决定还是开原来的车,如果选择越野车的话也就没这事了(越野车的结构不同,没有那块翻板)。
伤后在回家路上,与妻嗟叹不已。

2010年10月19日星期二

把2.6万亿美元烧掉?(外汇入门)

摘要:外汇储备从何而来?先是出口企业卖给外国人商品换来美元,然后出口企业到央行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央行的人民币一部分是借的储户存款,另一部分是和印钞机借的,凭空印出来这些钱,使得我们原来的钱贬值了,所以印钞等于和全体中国人借钱。

外汇越积越多等于送出财富、引来通胀。所以应该减弱央行高价收美元的行为,也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升值。

相反的观点当然也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他说宁愿把这些外汇烧掉也不升值。

那么,烧掉外汇是个什么概念呢?

外汇储备从何而来

1、先是出口企业卖给外国人商品,换来美元

我们出口企业卖出去商品,手里拿到了美元。当然外汇储备的最终组成不都是来自这些美元,但这些美元的数量也足够大,大到我们可以先忽略其它成分而单说这部分。

2、然后出口企业把美元卖给央行,央行支付人民币

出口企业拿着这些美元也没用啊,既不能发工资、也不能买原材料。于是就要卖出去。这时候有进口企业说,我给你5块钱人民币买你一张美元吧,我需要美元。进口企业一听不干了,人家央行在上海外滩开了个铺子,出7块钱人民币买呢。于是就把美元卖给央行,拿走了人民币。

3、央行用来支付的人民币又是向全体中国人借的

央行用来买美元的人民币是哪里来的呢?一部分是用的储户存款,相当于和储户借的;另一部分是利用央票的形式和金融机构借的;此外,如果还不够的话, 就要和印钞机借了。不要以为欠了印钞机就和你我无关。凭空印出来这些钱,要和我们手中的钱争夺购买力,我们原来的钱就贬值了。所以和印钞机借钱等同于和全 体中国人借钱。

4、结果就是央行和我们借钱,收了一堆美元——外汇储备

如果有人和你借钱的话,第一,你可以决定借不借给他;第二,可以决定借多少;第三,可以决定让他什么时候还。但是借钱给央行这件事却是郁闷无比,债 主比孙子还孙子。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借,想借多少借多少,啥时候还不知道。当然债主也有武器,就是到处喊我受不了物价飞涨了,于是央行也得想着,是不是把手 里的美元卖一些出去,比如出口企业需要美元,就拿人民币来买美元,央行收回的人民币可以还给印钞机,也就是还给全体中国人。

把外汇储备烧掉是个什么概念

其实就是对外援助

如果把外汇全烧掉了,央行卖什么来还债呢?央行还不起债,我们借出去的钱就打水漂了。等于全体中国人出钱向中国的出口企业买商品,然后送给外国人,而自己什么都不要。这算哪门子事呢?

连小学生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叫对外援助。

接近于"烧掉"的情形

1、一是这些外汇卖不出去

第一就是央行把外汇拿到手里,又是买美国国债,又是买希腊国债,但就是没有人愿意拿人民币和它买这些外汇。只要卖不出去,欠全体中国人的钱就还不 上。更糟糕的是,不但还不上,还一天超过一天的不停的借。就好比隔壁王五借你的钱去造铁锅,铁锅越造越多却无人问津。你这个债主是啥滋味?

2、二是美元可以购买的商品涨价

王五造的要是铁锅还好,不管时间长短,锅至少还在那里。如果造的是馒头那就糟了,时间越长腐烂越多。如果美元可以买的东西越来越贵,那这些美元就越 来越不值钱,不就成了馒头了吗?现在发达国家由于高福利,都是靠借债度日,哪天维持不下去,靠印钞还钱,那票子多了,也就毛了。我们的外汇就真的是馒头 了。

3、三是买时贵卖时贱

铁锅无人问津,可能是价格太高,要想卖出去或许只能降价,造的时候一个成本10块,却只能8块才能卖出去。正如央行收1个美元可能花的是7个人民币,等卖的时候只能卖出去5个人民币。

4、悲剧的是我们正在同时面临这三种情形

事实就是,现在一方面,外汇储备还在一天比一天多,没有任何可以卖出去的迹象;另一方面,美元的购买力在不断的贬值;第三方面,人民币在不断小幅升值,央行收的时候花了7个多人民币,现在有出口企业来买的时候只需要给6个多人民币。这些事情大家看看新闻就知道了。

欠债还钱也需要争论?

经济问题还是权利问题?

如果想把债还上,出路之一就是贱卖外汇,虽然吃亏,但是又能怎样呢?不卖不是更糟糕?如果是你借钱给了王五,你现在是督促他尽快止损能还多少还多 少,还是继续借钱给他呢?如果此时有人撺掇王五,让他不理会你,继续借钱,而且王五还真的就能这样做。那么,你认为这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权利问题呢?

如果不是像欧阳锋那样将《九阴真经》逆炼成功,又怎会让一个著名经济学家说出烧掉外汇这样的话来呢……



2010年9月15日星期三

失去雷曼的华尔街

变来变去都一样!失去雷曼的华尔街

两年前,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美林(Merrill Lynch)卖身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这寓意着什么?舆论说,华尔街投行死到临头了呗。

非也!在美国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行消失两年后,最大两家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依然十分活跃。

而且,从雷曼"临终"那时算起,这两个幸存者的股价至今仅下跌了10%,跌幅与标普500指数相当。同期内,KBW/ 费城股票交易所覆盖大型商业银行的银行指数下跌了三分之一。

次贷危机的主角"信用违约互换(CDS)",如果没人提起,你很可能会以为这个市场完了。

但是,如今该市场的交易量仍为鼎盛时期的一半左右!

而且,预期中的对冲基金大量淘汰并没有成为现实。防止某些银行发展到"太大而不能倒"规模的行动,看来也被无限期拖延了。

至少就眼下来说,金融业的最大赢家还是那些最大的投行。

关于金融危机,请记住以下三点:

1、通货膨胀导致金融危机,拯救金融危机也只能靠通货膨胀。

2、金融危机,势必导致大量企业倒闭或是合并,其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更少数的企业垄断整个市场。

3、回到文章开头——变来变去都一样!


全国最低价,天天在家冲照片,24小时发货上门!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张三分级基金(续)

小红豆运气真好,突然中了400万彩票,又想起来张三分级了。

张三见有客户上门,当然来着不拒,又去找老绿豆。可这次老绿豆刚刚买了豪宅,没有钱了。不过,姜是老的辣。老绿豆就去悄悄找小红豆说:我知道你刚刚中了彩票,你也不能都投资风险高的吧,总的有垫底的。这样吧,你借我300万,我保证你年收益5%。小红豆一想,上次风险太大,是该有点保底的。5%也不错啊,远远高于银行利息,于是慷慨解囊。

结果张三手上又有了400万,接着运作他的分级基金。有固定收益部分,还有高杠杆,高风险的部分。接着玩金融创新......

老绿豆到底是狡猾,又出一招,把自己的份额拿到二级市场交易。大家一看这么10%好的收益,立刻在二级市场溢价7%。小红豆在二级市场上一看即便溢价7%,还有3%,也超过一年的定期。于是就想,我那边有5%老绿豆给的收益,这里还有3%。那岂不是有8%,这种大便宜谁不赚,于是全部买进。

老绿豆溢价7%卖出,准备好5%等付给小红豆,自己还有白白赚2%,真是爽。张三当然还是拿他的佣金,白吃白占,金融创新去搜狐领奖了。小红豆一手拿着300万的份额,想着有3%+5%=8%的利息,也是很不错。另外还有100万的高风险高杠杆的产品,等着市场上涨......
   
突然,有一天,老红豆来看小红豆。小红豆得意洋洋把他的投资经历一讲,老红豆皱起了眉头。说"张三赚了,老绿豆赚了,谁亏啊?"小红豆很不以为然,答曰:"我这是高杠杆产品,市场涨了,我就大赚啊。而且我还有8%的固定收益保底。"

老红豆劈头盖脸大骂:"所有的本金都是你的!张三的杠杆产品靠10%的借贷来形成的,而你买入的固定收益也就8%。你手上有现金,去买什么杠杆产品?杠杆就是借钱炒股。手上有现金,干嘛去借钱啊?如果你市场看涨,你不会全部买400万的中证500指数?没钱才借钱炒股,卖杠杆呢。"

小红豆这回终于发现,他这样下来,就几乎是左手是贷款炒股,右手是存款吃利息,而贷款的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不但是拿自己的钱给自己做所谓的"杠杆",还白白亏了利差!

小红豆愤然,拿着刀子冲出去找张三。。。。。

张三坐在黄浦江边的豪华写字楼里面,正在和老绿豆QQ聊天呢。看到小红豆气冲冲的进来,撂下一句话:"这是合同,你找我律师谈吧。我可没有任何违规,ZJH还奖励我呢。" 大笑。

小红豆啊,小红豆,你还是去加班吧......



您想拥有和网易免费邮箱一样强大的软件吗?

张三分级基金

张三研究了一个月的分级基金,突发奇思妙想。

一天,张三在网上遇到小红豆。就对小红豆说:"你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属于承受高风险投资的人群,自然应该投资高杠杆分级基金。现在的分级基金,最牛的不过初始杠杆也就是2倍。我张三分级,初始杠杆就可以达到4倍。如何?"。小红豆一想,是啊,高风险,高收益。4倍的杠杆,我出1万元,就可以投资4万元的股票市场,这还不好啊? 09年,小牛市我也赚了25%,如果有4倍的杠杆我岂不是会赚100%?。有意思。

但小红豆也是老专家了,凭什么相信张三的投资能力。张三就说,咱们投资指数。中证500不是挺好吗?投资指数,你也不用怀疑我的能力吧?小红豆一听,频频点头,当即拍板投资10万。

张三又去网上转悠,遇到老朋友老绿豆。对老绿豆说:"您年事已高,这辈子的赚的钱都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还跑不过通货膨胀,这怎么行?你投资我的分级基金吧,给你年固定收益10%,远远高于银行利息。如何?"。老绿豆一想,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吗? 10%的年固定收益?太美了。于是想都不想,当即拿出30万存款,扔给张三。

张三拿到小红豆的10万,老绿豆的30万。然后分别致电二位,说: "任何基金都有手续费。你看他们的分级管理费和托管费加起来都1.2%了。咱们老关系了,我就收你们1%。"结果两位感激不尽,还客气半天。

张三拿了钱,一股脑就买了40万的中证500。旱涝保收一年4千元的管理费。

市场触底反弹,一年下来涨了30%,张三手上的钱就变成了52万。先扣掉自己的4千给自己,然后分老绿豆33万的固定收益和本金,剩下的分给小红豆18.6万。小红豆86%的收益率遥遥领先去其他杠杆基金。老绿豆当然也乐滋滋的,心满意足。结果大家都皆大欢喜。。。。。。

第二年,小红豆和老绿豆发现这事情大大的好,结果就追加投资。老绿豆投资300万,小红豆加到100万。张三抱着400万去买了中证500,建立自己的张三分级。可是突然间,市场转熊。半年跌了20%,亏损80万,只剩下320万。张三赶紧致电两位,说市场大变,按照合同,咱们的分级基金要提前结束。先扣掉我半年的管理费2万,如何因为和老绿豆有承诺,半年还有15万的利息,返回315万的钱。剩余区区的3万,就是全小红豆的了。咱们照章办事,童叟无欺。小红豆抱着剩下的3万,愿赌服输,半夜加班去了......



您想拥有和网易免费邮箱一样强大的软件吗?

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

张三毕业了

一、毕业篇

张三大学毕业了,工作还没有落实。和他许多同学一样,工资低的不想去,工资高的去不了。

他爸妈看着儿子这样也急,虽说靠着退休工资和多余的那套老公房的房租也足够"被啃老"了。

张三在大学的时候经常上淘宝买买便宜货,又时常耳闻有上届的学长、隔壁寝室的同学在淘宝上发了点小财。于是自己也琢磨起来,照这样下去,老是网游追女也不是个办法。

二、创业篇

创业吧!多激动人心的一个词啊,可盘算来盘算去,起步资金是个问题。算了,厚厚脸皮,问爸妈要吧。
 
软磨硬泡之下,年过50的父母养老存折上少了10万元。

当老板了,总要有个座吧,踏破铁鞋找到个2千左右的房间。

当老板了,总要卖点啥吧,反正淘宝熟,先把小店开起来再说。

当老板了,总要有个把伙计吧,于是找来李四、王五、赵六、月薪2千,这也算李四的第一份工作。

一年过去了......淘宝竞争厉害,自己卖的东西价格没优势......利润只能交交杂费......

于是,爸妈那10万元,就变成了:

(1)一年房租2万5千。

(2)员工平均年薪2万5千,合计7万5千。

三、篇外篇

张三的公司解散了,伙计们自然只能走人,李四的运气还算马马虎虎,很快地就找到了一份新的差事,工资和原先的差不多。

李四的爸妈和张三的家庭情况差不多,所以李四的工资基本能存到银行里,一年下了也能存个2、3万。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又四年。恰逢金融危机,李四那家公司也没能幸免,李四也只得另谋出路,可是危机搞得各个公司裁员还来不及,哪顾得上招人呢?

李四寻思着,自己在社会上也混5年了,一时半会找不到新的机会,倒不如试着......

创业吧!多激动人心的一个词啊,有10万元积蓄,起步的钱好歹也够了。

说干就干,到51job网上出个几百元登个小广告招人。

很快,就收到了一叠简介,随手一番,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中:

张三......

四、后记

李四没有注意到的是,和他同时登招聘广告的还有王五和赵六。


2010年3月11日星期四

新浪微博

若您关注本人,请移步至:我的新浪微博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看清历史,读懂舆论

远的不说了,就说几个近的,也方便理解。

90年代初舆论普遍认为:               

1、对外开放中 我们的大部分国企是要倒的    结果呢?   央企越来越庞大               

2、产业开放中 我们的汽车业是要倒的        结果呢?   倒的是通用 福特                

3、金融开放中 我们的银行是要倒的          结果呢?   市值在世界都领先了

70年来的中国               

一直在反做大众舆论               

如果这个也有期货               

从没有见到如此伟大的庄家

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城镇化

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今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改革方向,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如果谁对这一点还心存疑虑,那么只能说跟不上形势了。所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观察、考量都必须建立在城镇化这一大前提上来预测和分析。

在这里我谈几点我们民生息息相关的几个切实问题。

一、房价。

北上广深等成为超级城市是指日可待了,如果在人口这一指标上,则近乎完成了。从上海过年时空空落落的地铁、公车等就是一个缩影。官方的人口数字完全忽略了"未予记录"的流动大军。在以闵行为代表的许多地方,甚至完全成了移民村。

因此,以上海、北京为龙头的一线城市房价绝没有下跌的机会了,顶多就是横向盘整,而二、三线城市则享受着巨大的溢出效应。关于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整绝对是杞人忧天。

二、工资。

以体力劳动为代表的工作,工资上涨幅度将大大超过所谓普通白领。民工、保姆等所谓辛苦工作的收入都将高出城市平均收入的一大截。

其原因在于懒,非但城市的年轻一代懒,农村的年轻一代一样懒,甚至更甚。由于农村的土改,大量土地将转换为货币资本,加上福利保险机制的全国化,农村的下一代有懒的基础与理由。18、20的小姑娘到城市里,绝对不愿去做保姆伺候人,宁可少拿一半钱到餐馆打打工。

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已被彻底打破!

三、投资。

风投将以几何倍数的增长。富二代已经闪亮登场,他们多数喝过洋墨水,他们不会再像父辈那样辛劳,他们要赚快钱,起码是"轻松"的钱。在他们的面前,只有一条路,投资。

就算是普通工薪族的下一代,也会因为嫌工作苦,嫌工资低而加入投资阵营。网上开店就是一个实例。当然,这里是失败的大多数。但在对于整体经济的总投资额而言,这一批是跑量的。

四、边缘化。

我一直不愿触及这个话题,但这是个事实,会有大量的城市原住年轻人被很残酷的边缘化,如果他们没有一个好爸爸,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房子。人和人的竞争和物种间的竞争一样,关键是数量。当忠实实行计划生育的原住城市一代,从人口数量上已经完全无法与外来者抗衡了。

农村里常有这个现象,一村子的人都干着同一个活儿,或者一村子人都来到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地点。但城市里会吗?你卖鞋,你隔壁邻居会卖鞋吗?

而在竞争中,城市原住民与外来者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住房,他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而体力方面则完全处于劣势,智力上又没有明显占优的地方。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房子......

打这么多字,实在太累了,余下的欢迎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