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

死人与财富

今天听到新闻,贝布托遇刺身亡,遂美元大跌。

无意中打开遗忘几天的外汇期货虚拟交易,原先被我在1周内从1万亏到8000的账户,现在居然接近18000了......

如果是真实交易,如果天天死人......乖乖,罪过罪过。

那些金融大鳄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

启示

年底三部大片的启示:

《色戒》: 女人靠不住

《投名状》:兄弟也靠不住

《集结号》:组织更靠不住
 
 
 
 

两组数据:横店影视城收入及波特曼酒店美容部经理月薪

1、横店影视城:2006年横店各景区游客为462万人次,而横店游客年递增率是20%。按门票200元/人计算,年销售收入约9.24亿

资料来源:横店200亿打造新圆明园2013年开放 资金靠募捐(原文仅为引用数据之用,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文中某些数据的计算很是猪头)

2、上海商城里五星级酒店波特曼的美容院经理,月薪4.67万元(仅工资性收入)。人比人,气死人......

资料来源:经理被疑吞营业款遭解聘 酒店证据不足补偿35万

2007年12月25日星期二

种白菜的故事

今天讲一个种白菜的故事。

很早以前,二兄弟从欧洲来到了华尔街,转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老大说,我俩把钱分了,各自去闯去。老二就拿钱读书去了。
  
老大拿钱开始创业,在西部买了一大片土地,种起了白菜。

老大的白菜种的很好,发展起来后,还做泡菜卖更多的钱。
  
几年后,老二学习毕业看哥哥,哥哥问他:这几年干什么去了。老二说,我在读书,刚毕业,钱读完了,什么都没有。
  
老大热情接待了弟弟,带弟弟看自己的白菜地,看自己的几年成果和好吃的泡菜。
  
弟弟望着,很是感动。

忽然,弟弟发现闪闪的土地,连忙用手捧了一把土。

回到家里,用水洗了洗土。
  
对哥哥说道:哥哥啊,你是在金矿上种白菜啊!

——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2007年12月24日星期一

07年投资者统计

投资者近四成亏损 跑赢大盘不足一成》,此次调查数据所反映的是我国证券投资者截至2007年12月7日的年度投资收益情况。

原文看起来太累,摘录些数据:

一、获利情况

1、获利:48.65%的投资者

(1)获利20%~50%:16.88%

(2)获利10%左右:13.51%

(3)获利50%~100%:11%

(4)获利100%以上:7.26%

注:同期指数上涨90%以上。

2、未获利:51.36%

(1)亏损20%~50%:18.61%

(2)亏损10%左右:16.61%

(3)亏损50%以上:2.44%

二、持股情况

1、经常持有2~5只股票:80.83%

2、5~10只股票:9.59%

3、全仓1只股票:8.02%

三、选股依据

1、基本面:44.7%

2、技术面:29.95%

3、依据政策面决定自己操作的:11.23%

4、听股评家推荐:11.88%

5、亲友介绍:6.24%

四、持股时间

1、1~3个月:29.41%

2、3~6个月:25.75%

3、1个月之内:14.41%

4、12个月以上:13.63%

注:06年持股12个月以上的有37%(个人分析,尚属套牢或微利阶段)

五、境外投资

1、愿意投资境外:10.12%

2、对境外不感兴趣:89.88%

六、资金量

62.43%的人在07年增加投资A股的资金

七、08年大盘预测

1、上涨:67.21%

2、下跌:5.51%

八、08年国家经济预测

1、好于07年:48.38%

2、同今年类似:33.98%

3、比07年差:7.27%

九、08年期望年收益率

1、10%~50%:68.83%

2、50%~100%:14.71

3、高于100%:4.53%

十、08年投入资金预测

1、增加股市投入:26.78%

2、维持现状:55.78%

十一、08年操作策略

1、中长线:45.59%

2、短线:31.4%

3、奥运后清仓:23.18%

让我们到明年今天再来对比这些数字吧。

概率小故事四则——专家的信件、基金的广告、扔硬币大赛、猩猩掷飞镖

1、专家的信

一位"专家"第一周向800个人发出800个封信,其中400封说某只股票涨,400封说跌;第二周,他向其中说对的400人再发一封信,其中200封说某只股票涨,200封说某只股票跌;第三周他再向说对的200人发信,其中100封说某只股票会涨,100封说某只股票会跌。最后有100人,发现这位专家连续3次说对某只股票的涨跌,简直神奇,就信了这位"专家",把钱交给他投资,当然如果挣钱了是要分成的。有了钱后这位"专家"会做什么呢?他会给这一百个不同的账户各买一只股票,最好这些股票各不相同。一段时间过后,股票有的涨,有的跌。如果一个人的账户买了一只涨的股票,他对这个专家就会更加信赖,甚至还会追加投资。如果一个人的账户买了一只下跌的股票,这位专家是不会负责赔偿的,更多的时候只是消失而已。而如果碰巧遇到今年这样单边的牛市,大部分时间里股票上涨概率大大超过下跌,因此,这种商业模式在大部分时间里也是可以比较顺畅运行的。

2、基金的广告

华尔街有一个非常牛的基金公司,他们管理的每一只基金都是晨星的五星级基金,当然这些基金投资了大量的科技股。于是有一天他们在报纸上做了一个广告,内容是:一只基金是晨星的五星级基金并不稀罕,但如果每一只基金都是五星级基金,那就是绝对稀罕。两年后,美国NASDQ崩盘,这个公司的每一只基金都沦为了最低等级。据说有好事者在同一份报纸同样的位置又做了一个广告,内容是:一只基金晨星评级最低并不稀罕,但如果每一只基金都是晨星最低的评级,那就是绝对稀罕。

3、扔硬币锦标赛

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扔硬币锦标赛,一周赛一场。假如2亿人报名参加这项赛事,那么6个月过后将有32名常胜将军脱颖而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差不多已连续扔对硬币25次。想想媒体会煽起多大的热潮吧,有人成了杂志采访的草根英雄,被很多人奉为"掷币之神";有人在电视上大谈如何能让硬币听从自己的意志;还有一些人争先出书,书名诸如《扔硬币扔成百万富翁》,《上帝如何让我赢》。这时,华尔街的教授们终于拍案而起,他们在华尔街日报上大谈"有效市场","零和游戏"等理论,当然这32名常胜将军一定会挺身反击,如果是有效市场,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而别人做不到?据说这些获胜选手,对异性的吸引力显著提高,还成为房地产商推销的重点对象。

4、猩猩掷飞镖

如果猩猩世界举行掷飞镖大赛,大赛的获奖者中总是有一群猩猩,他们具有相同的特点,比如都来自一个地方,掷飞镖的方式也相同,那么这群猩猩获得好成绩可能就不是偶然的了。其实对投资也是这样,如果总是有一群人,他们在能够长期获得好的收益,而他们投资的方式是相似的,比如都是遵循价值投资,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是那群经常获胜的猩猩。所以经过一些失败的试验后,公司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终于接受了这样一个买入原则,那就是:股票将要上涨绝对不能成为买入一只股票的理由,既使事后这只股票真的在上涨。只有在公司理念的框架下,分析出了的上涨原因,才是研究员推荐某只股票或基金经理买入某只股票的必要条件。

其实我们和猩猩没有区别。

聪明绝顶的人

诸葛亮,53岁;

邵  雍,66岁;

王阳明,56岁;

刘伯温,64岁......

我总是偏执地认为,他们的阳寿不能以"古来稀"这样的单位衡量。

懂得越多,死得越早。

苍天啊,真相竟是这样。

2007年12月23日星期日

所谓预测

已是年尾了,可以年终总结了,看一看去年这个时候所谓券商、机构对今年的"预测",如果真有绩效考核,恐怕多数分析师连工资都拿不全。

中信证券当时称,无论从上涨空间还是从上涨动力方面看,2007年股市依然是牛市,结合
2006年底的上证指数状况,2007年指数有望突破3500点,而低点位置大概在2200点附近。

申银万国公司当时认为,2007年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位是2200点。东北证券则预测,2007年上证指数低点预期在1600~1800点区域,高点上证指数有望挑战2672点。

平安证券当时预期,2007年A股市场继续单边走高或者大幅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判断,2007年一季度A股市场有望承接2006年的强势继续冲高。而上海证券当时称,2007年上证指数在剔除估值泡沫后仍有上升空间,其核心运行空间在2000点~2700点之间,高低位可能会在2900点和1800点左右。

年内涨幅最大的前十大牛股中,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机构们极少命中。而机构去年底推荐的所谓成长股,即使在今年牛市中,涨幅也处于中流。甚至个别股票出现套牢投资者的情况。比如光大证券推荐的2007年10大成长股之一的古越龙山(600059),年内基本涨少跌多,投资者据此入市,被套可能性较大。看来,所谓"大牛股"这种免费午餐,投资者"食之"还要谨慎。

比如,泰达荷银当时认为,2007年科技股会成亮点。而今年科技股可谓乏善可陈。

年内券商股的表现可谓是"抢尽了风头"。记者统计发现,年内一些券商股涨幅惊人,比如海通证券(600837)年内暴涨了 800%多,而辽宁成大(600739)的年内涨幅高达340%等。

那么,券商业绩暴增,难道自己都不知道吗?还真是这样。有券商人士昨天对记者说,2006年年底时确实没想到行情会这么好,今年一季度才发现,业绩增长得很快。

——券商,连自己公司都预测不准,还遑论他者?

靠天吃饭吧,我们都是木头人。

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

海宝?

没啥说的,看图。 
 
 

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GDP的短暂减速,给些年头就会慢慢恢复,但社会精神崩溃与信仰迷失是几代人都难以挽回的。

即,物质的损失回补,是以年计的;而精神,则是以代记的。

老虎伊甸园

最近看了Discovery的一个片子《老虎伊甸园》,很是感动与震撼。

先说一下大致的内容:

两位科学家历时三年半,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实验:将两头从小人工饲养的孟加拉虎带到非洲草原,训练成能够完全野外捕食并独立生存的完美掠食者。

关于环保意义,在此就不多说了。我的重点是就片子中的一些小细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1、我们每天面对的这个市场,就和非洲大草原一样,充满了生机和危险。在这片大草原上,要么成为掠食者,要么成为被猎杀的对象。所谓的食物链,就是吃与被吃,杀与被杀。没有投降,没有妥协。

2、即使凶猛如老虎的动物,也会被抹去野性,抹去杀机,成为一只不折不扣的大猫,只会沉溺于嗟来之食。

3、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下,野性通常是被唤醒的,即使在少数情况下能够自我觉醒,但,获取生存的能力,必须要靠外力的引导。猛兽,如果没有母亲的教导,也永远不会真正的狩猎。

4、片中的老虎曾被一只豪猪扎的遍体鳞刺——有些东西,能够杀死它,不代表能够正确地享用它。

5、老虎试图捕杀一只重达2800公斤的成年犀牛,幸好犀牛只是选择远离,如果还击的话,有谁能抵抗一辆疾驰的坦克?——有些东西能杀,有些东西则不能。某些情况下,非但不能杀,而且要远远地躲开。

6、我们要选择正确的目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

7、食草动物不是柔弱的代表词,它们中的一部分,反抗起来也是致命的。

8、老虎看到鸵鸟,"害怕"了整整一个星期。这让我想起了黔之驴。但老虎一旦发现真相,强弱立现。

9、也许老虎并非真的害怕,而是在等待"确定性"。对于没有把握的东西,暂时退避也是进取之道。

还有许多,懒得写了......

算账——为银行加息

这次加息的理解和对银行利润影响的简单计算

一、5年以上贷款没有增加,长期贷款利率没有增加,银行的大部分贷款应该是长期的(>5年),存款利率增加0.27点,这意味利率差减少0.27,银行利润很受影响啊。
  
二、同期定期存款增加0.27,贷款利率增加0.18,银行5年期内贷款存贷差减少0.09。
  
三、活期利率减少0.09,看上去好像银行的存贷差增加,但是由于定期存款利率增加,两者措施相加,使银行内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最终使总的存贷差减少。
  
按央行公布2007年10月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计算,其总存款为37.8万亿,居民活期6.2万亿,居民定期10.5万亿;企业活期8.7万亿,企业定期6.1万亿;其它项目存款达到4.9万亿。其中定期16.6万亿,活期20万亿。定期按0.27点算,银行存款利率将多支出 450亿。

而在26万亿的贷款中,短期和中长期各占13万亿。短期贷款中假如按0.09点算,银行贷款利率收入将增加120亿,假设有中长期贷款中有50%是.>5年的长期贷款,则银行贷款利率收入将增加60亿。

至此,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减少额度270亿=450-60+120。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为微妙20万亿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利率的减少,定期存款利率增加,两者措施相加,使银行内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

假设有10%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哪怕只按转为3个月定期的3.33%算,银行将为活期转定期的部分增加存款利息支出500亿,而由于活期利息下降而减少的利息支出为160亿。最终利息多净支出340亿。

假设有20%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哪怕只按转为3个月定期的3.33%算,银行将为活期转定期的部分增加存款利息支出1008亿,而由于活期利息下降而减少的利息支出为145亿。最终利息多净支出855亿。

假设有25%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哪怕只按转为3个月定期的3.33%算,银行将为活期转定期的部分增加存款利息支出1260亿,而由于活期利息下降而减少的利息支出为135亿。最终利息多净支出1125亿。

加上前边的270亿,假设有10%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在此前基础上净利润将减少610亿;假设有20%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1125亿。

模糊的算来,这次加息将是08年银行净利润减少1000亿左右。
  
07年工行的净利润是800亿,建行是700亿,招商银行是140亿。
  
利空?利好?

专家

又有些政策面的东西了,于是又想到了"专家"、股评。

好比,哪天出了个股指期货的消息,当天大盘涨了,"专家"会说受此消息刺激;跌了,也是这句话......

"两面都是人"的人其实不是人。

利好利空

又加息了,但活期降了。

其实,加息也好,减息也好,如同一个健康人,夏天吃火锅舒服,吃冰棒也舒服。而一个病人呢,吃火锅牙疼,吃冰棒也牙疼,只要股市根基好,任何消息都是利好。反之亦然。

2007年12月20日星期四

失败之后

其实承认失败有什么关系呢,承认失败之后继续战斗,第一证明你热爱互联网,第二证明你比较能学习。

你看李彦宏,他当年3次想卖,卖不出去,改了3次商业模式;你看马化腾,当初联众可以450万买他。

大家都有低的时候,但人家挺住了,慢慢做就做起来了。

同样是拿了银行的钱......

广东开平案主犯余振东贪污4.82亿美元"免死"
http://news.sohu.com/20060403/n242598352.shtml

男子趁ATM出错171次恶意取款(累计17万),视为盗取被判无期
http://news.sohu.com/20071217/n254119946.shtml

统计

突然有个想法:

每天在开盘前预测大盘的涨跌,记录下来。

然后按时间段统计,形成预测概率。

等指数期货推出后,这个数字应该会起些作用的。

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

电玩与股票

上回说了游泳与股票,这次说说电子游戏与股票。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男人,他对女人已不大感兴趣了。

一个真正懂得赚钱之术的人,他对钱已没多大兴趣了。

一个真正懂得长生不死术的人,他对长生不死已经不会有多大兴趣了。
  
孔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
  
别人一个个都死了,就你自己一个人一直活着,忒没意思。活腻了,该死的时候就死死。换个地方再玩。
  
好比一个人玩电子游戏,你对某个电子游戏十分精通,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一直玩下去不会死。最初你一定很兴奋,很有劲头,很开心。但一直不死,一直这么玩下去,其实是非常没意思的事。

还真不如先死了,再换个新的没玩过的游戏玩玩。哪怕重头玩起,也比玩那个已经会了的玩不死的有趣些。

而一个真正爱玩电子游戏的玩家,他在某几个游戏上特别精通,那么,即使是在其它没玩过的游戏上,他也一定较容易上手,比较容易掌握。他的旧的游戏知识,对他征服一款新游戏很有帮助。他在新游戏上的成功得到的快乐,远远大于在旧的已经玩不死的游戏上得到的。
  
玩通一个游戏,玩到掌握可以不死的奥秘,这并不太难。

玩一个又一个的新游戏,不断从中发现奥秘,在游戏中,一边艰苦探索一边获得乐趣。这个挑战性比前一项要大得多。

推而广之,电子游戏是游戏,人生的其他的,诸如物理学研究,生物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等,又何尝不是游戏呢?把整个电子游戏当作一个游戏,而把其他知识当作其他游戏,这样一个一个玩下去,难度虽大,也更其乐无穷啊。
  
既然电子游戏玩到高水平时可以掌握不死的奥秘,由此可知,人掌握人自己长生不死的奥秘,又有何难哉!

难就难在对无边无际的奥秘永远追求掌握的志向。所以佛门四无量心有说"无量法门誓愿学!"

投名状解读

徐静蕾跟李连杰只是路遇,因为徐静蕾是村姑,她老公(刘德华)是大哥,所以她在村里不好瞎搞,瞎搞也搞不到比她老公强的。

遇到李连杰之后,发现这个男的是个军人,体魄强悍,又是城里来的,与众不同,所以想换换口味,当时反正就当是ONS了,小小的出轨了一把。

结果没想到她老公跟李连杰结拜了,李连杰嘛对她的身体上瘾了,然后就大家死光光了......

2007年12月18日星期二

游泳与股票

1、人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会水了。

2、可见风之后,这项本领居然慢慢退化,甚至于一部分人怕水。

3、几乎所有人学会游泳都是在学会跑步以后。

4、一旦学会游泳,便终身不忘。

5、当不幸落水的时候,再想学游泳就晚了,没有后悔药了。

6、从概率上说,溺水而亡的人中,通水性的未必少于不会水的。聂耳就善水,但是淹死的。

7、大海中,特别类似泰坦尼克这种,会不会水完全没有区别。

8、遭遇困境的时候,一只救生圈或是一件救生衣远比任何技能都重要,如果有救生艇就更好了。当然最佳的情况就是有人开着一艘船来救你。

如果你做股票有些年头了,一定懂的,而且一定深深体会过。

中国老百姓的钱到底是多还是少

我们来看总量,忽略个体的得失。

中国存款额约为17万亿。

1、看上去很多,仔细算来,却只够买下北京或上海的土地使用权。

2、这17万亿中,有相当一部分要承担财政应该承担的医疗、养老、教育的职能。

3、中国的股市总市值37万亿,考虑移动、电信等公司的回归,总市值有45万亿。

4、中国的居民住宅有120亿米,按3000元/米计算,价值36万亿。

5、看看邻居日本,居民储蓄合人民币50万亿,人家储蓄承担的职能比我们小很多。而人家股市比我们规模小,楼市和我们规模差不多。我们的钱真的多到了可以到处出击了吗?

可以看出,为什么中国股市和楼市在涨的主要原因不是钱多(否则日本可以重现90年代的大跃进),而是中国人民的赌性被激发了,或者是部分投资者被蒙蔽了(这里存在一个忽悠和自我忽悠的问题)。

还是不下结论。

中天置业之我见

中天置业的事,似乎暂时冷了下来,没人谈了,那我就趁机说上两句。

房屋中介那么多,大卖场那么多,国美苏宁都在争地。

本质就是中介,而妙处在于可以圈一大笔现金停在账上。

因此,开设的门店就等于银行的营业网点。门店越多,吸纳的房款就越多,可以腾挪的空间就越大。因此一些中介公司热衷于"超常规发展",开设的分公司、门店很多,但交易量却很少,其原因就在于中介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以上还不排除某些洗钱等地下通道。

资金链不能断——无论做生意、还是做股票都是一回事。

中天置业不是个例,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就像企业挪用公款炒股一样。

不是自己的钱,用好了,就是大老板;用差了,要么逃,要么跳。

我相信,中天置业绝对和530有关。其实,他应该学某些国企,打新股......

开始学习外汇期货交易

在Forex.com开了个虚拟账户,用Java交易平台开始模拟交易。

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准备操练一段时间后用小资金玩玩真实交易。

有同好的欢迎交流。
 
 

由大宝、佰草集说开去

老婆比较喜欢佰草集,不管怎么说,带点"中药"的味道在中国还是容易被接受的,包括我这个强烈反对化妆品的人。

最近一个消息传强生23亿收购大宝,大宝06年销售6.76亿,净资产4.59亿,总资产6.45亿,净利4100万。强生收购市盈率达到50倍。市销率也有三四倍。
  
不知强生是如何想的,不会是又一起买入冷处理让自己的产品占领更多市场的策略吧?小护士被收购后命运基本就是如此。
  
大宝以"量足,价格又便宜"这种菜贩式吆喝,面对普通劳动人民,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但也因此,让有消费能力的人不屑,不上档次,所以产品利润率极低。
  
从这个收购案,看看600315上海家化,20亿左右的主营收入,50%左右的主营利润率,不同角度不同解读的高额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达六七亿之巨),怪异的现金流。按强生收购大宝的价格,无论是市销率,还是市盈率,还是产品可塑性,还是产品潜力,股价现价都没有高估,是不是强生可以现价收购 600315?百草集这个产品,1998年开始面世,2007开始真正盈利。

强调:本文完全是探讨与思考,而非对此股推荐!涨幅很大的315,不可知的未来,股权激励治理结构理顺,都需要上天保佑与合作。再说强生的收购也不知到底情况如何,只是消息而已。

逃脱者可获生机

逃脱者可获生机,再次参战。说这话的,是投机之王索罗斯。

可是,即使像他这样的估值高手,也在判断网络股泡沫时,提前了一年。当时,网络股暴跌5成,他加入做空行列,结果巨亏。因为年末网络股继续暴涨,2000年涨上5200点的高位。

由朱肯米勒接手再战,在1999年由年初亏25%转为年底赚三成,可是,好梦在2000年一季度结束,量子基金在四月份亏损2成,宣布重组。

即使是现在的股市大跌,也不能判断股市就不能在明年再创新高。

关键的问题是,股市调整的次序你搞不清楚。

是先跌至4000点甚至3400点或更低,就像纳斯达克市场一样,再往上涨,还是跌至4500点见底,重新上涨创新高?

中间的过程,决定你能不能重新参战。如果你的能力没有耐心,或者你的钱没有耐心,在3400点斩仓,结果你将无力再战,即使股市再创新高,你只不过是在扭亏。

目前,大市的运行趋势谁能看清楚?如果有人真能看清楚,如果有股指期货,他敢下注吗?

现在,所以的趋势,结局都是在和政策博弈。正因为如此,没有答案。技术和资金面都失灵。

泡沫本来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但是,在深沪股市,可能没有了。因为,从前每一次泡沫的破灭和膨胀,都起于政策,归结于政策。

两位华尔街顶尖高手相继在网络股上失守,证明的两件事:

一、价值判断可能是对的,但是,时机上不一定正确。索罗斯的判断长期看可是对的,可是,他不得不回补仓位。因为,市场情绪战败了他。

二、趋势判断可能是对的,但是,一旦错误,你的纠错能力到底怎样?当索罗斯咆哮要朱肯米勒出货时,朱以为游戏还在8点钟,其实,已是9点的散场时间。

本轮行情的泡沫到底能吹多大?天知道。但是,如果你是价值投资,就像巴菲特,远离,是惟一的办法。

如果你的投机者,记住,止损是你最后的逃生门。

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投机者,一是索罗斯,一是20年代的利文摩尔。

利文摩尔逃脱了1929年的大崩盘,他是做空的,他赚了。

可是,在后来的抢反弹中,他加入了做多队伍。

牛市的山顶上,不死人,可是,抢反弹中,遍地旬尸首。

从1929年的340点跌至1932年的43点,全球股市上最大的空头利文摩尔,竟然死于做多。

这看似笑话,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至少有两点:

一、不相信牛市变成熊市后,会是大萧条的熊市,而且,会把最后的价值投资者踩在脚底。任何在牛市有价值的观念,都被证明是错误。

二、小概率事件到底会不会在中国发生。不知道。但是,日本的17年熊市,美国纳市的崩盘和德国中小板市场的关闭,让目前仍是小市值公司为主的中国股市,不得不三思。

贵州茅台90倍、苏宁电器75倍受欢迎的市盈率,真的是价值投资吗?

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

关于经济生活的两三点

1、过多的出口会失去货币定价权。

2、美国的赤字是GDP的100%,没关系,因为是美元计价。

3、真正拉动经济良性增长的只能是消费。

3.1 和谐企业不会给员工加工资。
3.2 基于3.1要拉动消费,只能靠福利。
3.3 福利包括房价、医疗、教育。

4、当局局都是海归+高学历,别以为他们不懂。事实上,他们比你我懂得都多。

卖菜心得

真正的专家在市场里,前些日子与一菜贩交流,其曰:

萝卜就是萝卜,白菜就是白菜,土豆就是土豆。
  
有可能在某个时间里所有的蔬菜都能卖到黄金的价格。
  
也有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某种蔬菜能卖到黄金的价格。
  
但决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所有的蔬菜都能卖到黄金的价格。

一点启示

最近补了个生物界的自然常识:

北美洲有一种蝉,生命周期非常长,有十七年。它的生活习性很特别,在它生命的前十七年,都是埋在地底的幼虫型态,十七年一到,就钻出土壤,羽化成成虫然后交配、产卵,接下来就死亡了。

还有另外一种蝉也是一样的生活形态,但是周期是13年。

虽然在自然界中有13年、17年蝉,却没有发现14, 15,16年蝉。为什么蝉选择了13和17年当作它生命的周期,却不选择14, 15, 16年呢?这个答案和数学上的「质数」有关。

若蝉的天敌生命周期二年,也就是说每二年天敌会大量出现一次的话,那么14和16年蝉钻出土壤的时候,必然会碰到天敌。如果天敌的生命周期是三或五年的话,15年蝉就会碰到天敌。

也就是说如果蝉会碰到的天敌,生命周期是蝉生命周期的因子。那蝉被补食的机率就会大幅提升。如果15年蝉在某一次大量钻出土壤时,遭遇到周期为3年的天敌大量猎杀,那下一次15年蝉钻出土壤时,也必然会有同样的遭遇。

如果是17年蝉呢?假如今年钻出土壤时遇到3年周期的天敌,那么下次与这种天敌碰面的时候就是42年后了,中间还有两次可以安全钻出土壤好好的繁殖下一代,所以以质数作为周期的蝉存活率会大幅提升,就能在自然界中存活下来。

2007年12月16日星期日

CCTV1 VS CCTV4

CCTV1:晚间新闻,大陆10月物价上涨6.6%,群众一致表示"对生活影响不大"

CCTV4:海峡两岸,台湾物价增长4.5%,民众大叫"活不了了"。

专家解析物价上涨原因:居民收入罕见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局长:物价其实是在下降的。

也不知道协调一下,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总觉得CCTV4的海峡两岸像个喜剧栏目,海峡对面不知有没有类似的,呵呵。

猪肉、玉米、中粮、发改委

有因必有果,反之亦然。今天来看看猪肉与玉米。

我国是粮食净进口国,每年进口大豆接近三千万吨,可是发改委每年却通过出口退税作为补贴,鼓励玉米出口,每吨出口玉米退税148元,今年前四个月出口玉米就接近400万吨。其中365万吨是去年9——10月份以中粮集团为主的贸易商以1270元人民币/吨与日韩等国签下的430万吨出口合同。去掉 148元的出口退税,我们的玉米实际才卖了1122元/吨。

05年过份出口玉米,导致06年玉米开始涨价,涨到了什么程度呢?涨到了颠覆世界常识的地步。在国际上小麦和玉米有个公认的比价区间1.2——1.5。
今天美国cbot7月和约玉米和小麦比价是/(476*0.027216)(369*0.0254)=1.38,全球都以cbot的价格作为参照系。
而我国呢?昨天7月硬麦收盘1475,玉米7月和约收盘1604,1475/1604=0.92
玉米如果过剩,完全可以少种玉米,结余土地用来种大豆,少出口三份玉米,就可以少进口一份大豆,玉米产量是大豆的三倍,稍微调高一点大豆进口关税,轻松的就可以取得这个效果,这样的话中粮集团就会减少几百万吨的业务,对中粮集团是个重大损失,这些损失却以加倍转移的国民身上。我们一方面大量进口大豆,一方面通过出口退税鼓励玉米出口。这一来一去,光运费就要消耗掉多少?所有的成本最终都要转嫁到猪身上,说生猪补栏不足,导致猪肉暴涨,为什么会补栏不足?饲料高价,养猪赔钱,当然没人补栏了。结果越卖越赔,最终国民买单。
这还不算,还通过国家补贴生产玉米酒精,每吨酒精国家补贴1373元,然后出口酒精,出口酒精还有补贴,去年出口酒精50万吨,折合玉米160万吨,直到去年底才取消酒精出口补贴。我国是燃料净进口国,却补贴出口燃料!
还有更卑鄙的,他们大量出口玉米,他们知道国库玉米空虚,就在大连交易所拼命做多玉米,把玉米价格严重拉高,拉到了和日本玉米同样的价格.
我国是玉米净出口国,9月玉米和约价格竟然和玉米净进口国的日本等价,并且有过曾经超过日本的纪录。现在0801合约还是超过日本价格。

套用曾经的一段期货评论,"首先,经过多方争取,中国政府在4月份又发放了新的出口配额,这有效缓解了市场对于5,6月份大量玉米积压港口的担忧,同时也促使贸易商在期货市场上主动平仓空头套保头寸。"
他们操纵玉米,接了玉米就出口,从05年到现在两年的时间里出口了1800万吨的玉米。玉米价格高企,生猪补栏当然不积极了。
所有这些都冠以保护农民利益的借口,而农民得到的好处远远不及整个国民的付出,便宜了日本韩国。

2007年12月14日星期五

从互联网十大看下去

老规矩,只有数据,没有结论。

中文10大"什么是"(据百度)

1. 什么是基金
2. 什么是权证
3. 什么是股指期货
4. 什么是股票
5. 什么是电子商务
6. 什么是爱
7. 什么是3g
8. 什么是企业文化
9.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10. 什么是oem

英文10大"什么是"(据Google)

1. what is love
2. what is autism
3. what is rss
4. what is lupus
5. what is sap
6. what is bluetooth
7. what is emo
8. what is java
9. what is hpv
10. what is gout

中文10大"如何"(据百度)

1. 如何减肥
2. 如何炒股
3. 如何打开注册表
4. 如何美白
5. 如何化妆
6. 如何购买基金
7. 如何赚钱
8. 如何创业
9. 如何接吻
10. 如何理财

英文10大"如何"(据Google)

1. how to kiss
2. how to draw
3. how to knit
4. how to hack
5. how to dance
6. how to crochet
7. how to meditate
8. how to flirt
9. how to levitate
10. how to skateboard
 
 

思科与互联网 CISCO and Internet

来堆积一些历史。

1983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刚刚投资建设了连接各个大学和美国几个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广义网NSFNet,即今天的互联网雏形。当时建设NSFNet的目的是让科研人员不需要出差到超级计算机中心就能通过远程登录而使用那些超级计算机。

1984年,思科成立。互联网还没有兴起,因此各个网络公司如IBM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多协议路由器的重要性。

1985年NSFNet就开始和商业网络对接。于各大学、各公司的网络采用的协议不同,使用的设备也不同,因此对多协议路由器的需求一下子产生了。

1986年思科推出第一款产品,连市场都不用开拓,就用于了刚刚起步的互联网。

思科早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两个创始人在最合适的时机创办了一个世界上最需要的公司。假如思科早创立两年,它可能在市场还没有起来时就烧完了它的投资而关门了,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它迟了两年,就可能被别的公司占了先机。在思科还是一个小公司时,各大计算机公司各自有自己很大的市场,它们首先想的是在网络市场上打败对手们而不是研制包容各公司网络产品的路由器,因此,没有公司和思科争夺多协议路由器的市场。而等到互联网兴起时,思科已经占据了路由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思科的幸运正好和以朗讯为代表的传统电信公司的不幸互补。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世界上数据传输量急剧增加,而语音通话量下降。

接下去的废话就不说了......

银行内部股

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正出售一批内部股份,已有一家大型国企签署了购买协议。

价格方面嘛,因为量大——40多亿,所以给了些折扣,但不多,还不到官方报价的95折。

你,想买吗?

2007年12月13日星期四

一起读《道德经》

翻看任何一本语文或国学教材,《老子》总是这个样子的: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突发奇想,断句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

2007年12月12日星期三

未婚女青年与房价

因一句"伟大是熬出来的"而成为我人生偶像的万通老板冯仑,最近又语出惊人了。

——万通集团主席冯仑在一次论坛上说,现在房价上涨跟需求有很大的关系,需求至少少算了50%,如果政府说有100个人要买房,实际要买房的至少有150个。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住房需求,跟"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分不开。随便问周围的未婚女青年,很多人结婚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有房,至少要交得起首付,这是普遍现象。他认为,如果政府强制规定35岁才能买房,将降低对住房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原文链接

戏语乎?现实乎?诚然,他那个推理是完全不符合逻辑学原理,但从中的确折射出目前社会的一个现状。那就是,男人的悲哀,父母的悲哀。

呜呼哀哉,果因房事?

综合症

此刻我可能患有"拿锤综合症",按照查理芒格先生的定义,拿锤子综合症可表述为: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所有问题看起来都像一个钉子。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承认我可能是拿着锤子。
  
此刻我眼里有颗钉子:满环综合症。按照中国古人的定义,满环综合症可表述为:在射出的箭周围画圈,使所有的箭看上去都是满环。

凡是做股票的人,都属于某类症候群的。

镜子

中国股市才十多年,真正可谈论的牛资其实并不多,而巴菲特所投资的公司有些能达十几年二十几年,论价格早不知翻了多少倍,这些公司也毫无疑问多是优秀的超级明星企业,似乎抛出的理由也不是"等到业绩出现拐点时"那么简单,因为"拐点"也可能有"暂时性拐点"和"永久性拐点"。

巴菲特之所以勤奋的对所投资的标的采取年审季审月审,以及建立档案打卡记录的方式,其实就是在做健康检查,既是检查标的又是检查自己,是否患有拿锤综合症和满环综合症。

人的缺陷在于,审视别人(或公司)容易,审视自己困难,巴菲特五十年的投资之所以从没翻过大船,就在于其在查理的帮助下,不断的检视自己的投资健康状况,在这里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一再表明:一个伟大的人物都必须有一面伟大的镜子!多少英雄多少枭雄的没落,是因为他们没有镜子或者他们打碎了镜子,他们再也不能检查自己的健康,检查自己是否患了综合症。

在投资的领域,也绝不例外!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而后晚节不保的投资大师,过多的沉浸在他们曾拥有的傲人战绩和无敌手段,从而忘了自己的健康!

广告

现在基本通过email更新了。怎么有时有广告,有时没有呢?再测试一次。 
 
 

次贷与垃圾债券

做股票的人都善于遗忘,在牛市的欢愉中便忘了熊市的痛苦,反之亦然。

但这句来自华尔街的谚语,应该人人都记得: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物。

次级按揭抵押债券——这个冗长的名字在外行人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的。

但是大约在二十年前,有个类似的东西一样撼动了华尔街——垃圾债券!还诞生了一个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显赫一时。

这两样东西,究其本质,都是将高风险资产打包,形成名义上的固定或超值回报。只不过,上一次标的是公司,这一次换做了个人而已。

次贷与垃圾债券充分反映出华尔街的金融哲学,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入门案例。

加多一句,上一次有米尔肯,这次却鲜有出名的人物。其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作为团体的确是进化了,但作为个体确实渐趋退化、再退化。就好像以前有贝利、马拉多纳,现在有吗?

小毛病

常见的小毛病,当棋走顺的时候,就忘记了自己只是个棋子。

2007年12月10日星期一

测试

测试 
 
 



快乐下载,赢取大奖! 感受全新世界,感受新的生活!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巴菲特为这句话动容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拦住了她们。"欢迎你们,请出示请柬。"。
  
"对不起,我们没有被邀请,是她要来,我陪她来的。"老妇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
  
"很抱歉,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保安说。
  
"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
  
"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保安解释说。
  
"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保安。她的话让保安愣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保安。
  
 
保安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位老人,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他拿出一份请柬递给保安:"我可以带她进去吗?"保安接过请柬,忙向老人敬了个礼:"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而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快乐下载,赢取大奖! 感受全新世界,感受新的生活!

次贷烂帐

次贷危机的确是一本烂帐。

全球通货膨胀,从理论上应该升息。

但美国为了拯救华尔街,带头减息。

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房贷人还不起债。换言之,利息低的时候借了一笔债,但随着近年利率的攀升,还款额越来越高,于是就还不起了......

有趣的是,贷款人盼到减息了,可布什似乎是为了保障人民利益,宣布冻结贷款利率。

难得糊涂,难得糊涂。

参考消息:布什冻结贷款利率:救"市"还是救"世"?


快乐下载,赢取大奖! 感受全新世界,感受新的生活!

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

央视也搞笑

最近累,人要也有冬眠就好了。

——巴菲特从中石油卷走了四十多个亿的美元,央视二套的评语是:不知道他的股东会不会质询他在中石油上犯的错误?

——央视二套的广告词是:"每晚9点,看有用的新闻",9点是CCTV2经济新闻联播,言下之意,7点的那个是"没用的新闻"。

2007年12月6日星期四

钱包


关于软银的两三事

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软银再次代表众多风投为大家瞩目。

互联网的发展也同股市一起,起起落落,涨涨跌跌。

马云与孙正义,阿里与软银有千丝万缕关系也有类同特质:

爱吹牛,张狂,孤注一掷,但认真及守契约。

都生活在黑暗讲关系排资论辈封建荼毒的东方。

90年代日本股灾,孙正义从不起眼到世界二富,股票涨了几百倍。

00年软银达900亿美元市值,其投资YAHOO账面利润达300亿美元。

随后仅几个月,竞大跌97%,成为笑话。

03年凭日本YAHOO东山再起。

05又达700亿美元。

06年斥资150亿美元收日本VOD。

股价又跌80%,现值250亿美元。

主要投资:YAHOO3.9%,日本YAHOO41%,阿里集团30%,还持有分众,盛大,新浪等。

——所谓牛人,就是吹的牛最后都会奇迹般实现的人......

安慰奖

货币的流转,从高到低,是有顺序的。不是一个在圆圈里循环。
  
在货币流通中占据的地位,越是上游,地位越高。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可以大体依次划定:就是看它在货币流转渠道中处于什么位置。
  
越早接收货币,越占便宜。社会财富之被再分配,再也不需要刀光剑影、大动干戈了。
  
谁在货币渠道占据上游?金融人员、政府人员。钱无中生有后,先进入这些人的手中。
  
谁在下游?农民、服务员,等。
  
股市、房市的上涨,主要是货币上游人士的行为。社会上层主导的财富收割行动证实开始。事实上通货膨胀从这里开始,但是社会上层不这么叫,美其名曰“财富增值”,哄下层人士穷开心。其本质,是利用上游地位、勾结货币发行机构、利用无中生有出来的钱、哄抬“资产”价格,哄抬普通人民大众进入“资产拥有者”行列的成本,从而加剧普通人民拥有资产的难度,从而加剧下层爬升的难度。
  
等到了粮食、服务业通胀阶段,已经是一轮收割接近尾声了——该爽的都爽过了,总得最下层的一个安慰奖吧。
  
到了这一步,这一轮基本上是要落幕了。 上游的这一轮洗劫基本完成,始作俑者早已经获利出场,海滩晒太阳去了。 日常民生物品的涨价, 使货币发行机构也有了堂皇的理由收紧货币。

不是市场无效,而是很多市场手段不敢使用,比如人民币自由兑换,放开存贷利率。

于是行政手段粉墨登场了。

蟑螂 基金 股民

蟑螂这个生物的特点,见了甜头就聚拢来,挤破头往里钻;棒子来了四散逃跑,甚至不惜残食同类的肉以求苟延残喘。

10月份以来的NNNN只基金重仓股,旗帜鲜明的体现了蟑螂的这一特点,互相践踏着尸体对股价进行腰斩。

价值投资?PE?我看这些还没拿题材业绩讲故事来得干脆。

投机市场就是投机,只舍得拿30%流通股出来玩的破公司,也值得长期持有?提倡个鸟的投资观念。

基金,就是群蟑螂。

但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2007年12月3日星期一

熬夜易患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07年12月将通宵夜班列入“可能致癌因素”,警示人们熬夜易患癌。科研结果显示,人体内能抑制肿瘤产生的褪黑激素一般在夜间分泌,熬夜及睡眠不足将使人体免疫系统容易受到侵害,抗击潜在癌细胞的能力下降,同时生物钟紊乱还会影响细胞分裂、脱氧核糖核酸(DNA)修复等人体必要机能。

民间有“失眠一夜,折寿半月”一说,虽有点夸张,但也足以说明熬夜、失眠对身体的危害。熬夜即股市阴跌,阴阳相间式下跌,是“温水煮青蛙”,等青蛙发现不妙时,为时已晚,“蛙羹”已熬成。不熬夜的好处如下:

1、延长人的身体使用寿命。

2、延长电脑、电视、照明等电器的使用寿命。

3、节约能源。

4、节省钱,省下来的钱可供其他更有益的方面使用。

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人才能创造财富,享受财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天堂里可没有银行和提款机,拒收钞票、股票、动产不动产,呵呵

祝大家身体健康,多多保重。立此文提醒自己,不要熬夜!晚安!

有这样的赌场老板,还能下注吗?

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今日在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发表演讲中揭开了钾肥认沽权证最后数个交易日的故事。

据张育军表示,深交所为了让投资者不至于在钾肥认沽最后交易日承担巨大损失,他本人再三叮嘱有关负责人,必须想尽办法,让肥沽在“最后两天只许下跌不许上涨”,尽可能让其归零,“但是在最后几分钟里,还是有投资者买入几千万份,承担了巨大的损失”,张育军遗憾地说,并表示,目前证券市场权证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原文链接

2007年12月2日星期日

直面交易

“某个时期”的科学巨人牛顿发牢骚了:交易市场比宇宙还不可测,不可算计……

民国总统蒋介石在年轻时炒期货惨败后,准备自我牺牲的时候,突然惊醒,自言自语:娘希屁!死都敢,为什么不敢改行……

交易生涯的中后期不看市场行情,着重“公司价值”的美国人巴菲特成为“一个时期”地球的首富。

我曾自嘲过自己:使用传统图表分析的最高境界是“面对过去,靶靶10环,面对未来,一派茫然”。
  
使用估值分析“涉及方方面面,其实顶多是研究了二手资料,就像吃方便面”。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残酷的交易。

货币升值与股票涨跌

“人民币升值多久,中国A股牛市就能走多久。”

这个姑妄言之的谬论,无论在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经济学家随口胡诌的演讲,还是媒体的股评文章中,都四处可见,尤其是近期,这种呼声更是甚嚣尘上。

没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长征远未结束。本周一,即使在美元短暂反弹的背景下,人民币也不放过升值的机会,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的第74次历史新高,收至7.3942元。


但是中国A股牛市能否成为人民币升值途中的忠实伴侣,却是一个很大的疑问,虽然目前A股还在进一步调整中,虽然A股的牛市还未结束。

或许,在冯小刚贺岁片《大腕》结尾时那个房地产开发商的精神病患者的扮演者——李成儒,能回答这个问题,据媒体报道,这个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先富起来的 “大腕”,就因在1993年错估日元升值到头,企图在1美元兑101.81日元时入场抄底,结果,日元升值到83附近,致使其彻底破产。

众所周知,日元升值至1995年,是“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的第十年、日元股市崩盘的第六个年头,同时也是日本“失去的十年”的中期,数据表示,从 1990年4月到1995年4月日元贬值时,日元已从158.47升到83.67,升值幅度达89.4%,而这段时间,无论是日本的股市还是房市,都是哀鸿遍野。

很显然,目前的机构投资者用人民币升值,忽悠中国中小投资者入场,要么是无知,要么居心不良。

当然,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从日本、台湾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还是目前中国A股的过去二年,本币升值都伴随着资产泡沫的膨胀,包括股市和楼市。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2005年7月中国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国A股随即见“底”。

在某种程度上,这两者确实有某种共同的特性,尤其是本国中央银行入场干预期汇率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央行干预,外汇占款投放,银行流动性泛滥,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产还是资产价格都有上涨的基础。

但是,在浮动汇率制下的本币升值,却未必有这种共生性,大量的外币流入本国市场,最后都被汇率消化,而且这种升值的结果,会对国内经济产生收缩作用,更不用说会推动资产泡沫。

而且,资金的性质不同,对资产价格的推动也不一样。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最主要真正地来这个国家的经常项目,尤其是本国的贸易贸易,或许这种资源来源会真实地推动经济增长和股市,但如果这些资金来自短期的投机资本,则对本国的股市未必帮助。

目前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正在增强,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短期仍难结束,很显然,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帷幕还远未落下,但是如果以此来推导中国A股也将“一眼无际”,则无疑于缘木求鱼,至少中国A股牛市的“先烈”──日本并未证明这一点。

——以上摘自《金融时报》“人民币升值,还能忽悠A股多久”

——其实,又有多少人知道,这2年A股牛市,是源于人民币贬值,而非货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