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星期二

骗人不是这么骗的

原本不想写这篇东西,毕竟自己也空仓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实在忍不住,看不惯目前所谓的分析人士在那里瞪眼说瞎话。

最近1.55万亿特别国债的事很是沸沸扬扬,如果你不了解请先看一下背景资料。1.55万亿是个什么概念?
  1. 三峡工程1000亿,论证了20年(虽然我也是该工程的反对者)。而此次国债,只是人大常委会讨论了3天。
  2. 相当于中国保险机构的总资产。
  3. 相当于中国基金管理的总份额。
  4. 中国的银行存款总额才11万亿。
而且财政部在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了拟发行的国债为可流通记账式国债

于是好笑的事来了,这两天各大证券、新闻类媒体铺天盖地的都出现了同一篇报道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将发给央行, 市场影响中性。似乎可以理解成,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件。

于是,好笑的事来了:

1、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财政部发布的答问清晰表达了特别国债将直接面向央行发行,再由央行卖给金融机构等投资者的思路。
——
国债不是都这样卖的?只要不是银行间国债,最终买单的都是普通市场投资者(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即使是银行间债券,也要抽取银行资金。我认为倒还是银行间债券影响还小一些,因为不涉及市场终端投资者。还有,交易所交易的国债全部属于可流通记帐式国债的范畴。

2、分析人士称,这对市场的流动性而言,基本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国家早表态了,发行这次国债,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

3、
与普通国债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同,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以提高收益为主要目标。
——TMD,原来过去发行的国债都是以降低收益为主要目标的。

4、回到标题,市场影响中性。
——当你已经了解1.55万亿是个什么概念的时候,这一点就不用再展开了。

那些分析人士、专家学者,忽悠,也请有点水平,行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