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2日星期四

中国最高的楼和它下面的人

  每天上下班,我都会经过正在建设的中国(也许是世界的?)第一高楼,据说是日本人设计的,在楼的顶端,原来设计了一个圆形的风洞,引起中国风水先生的 不满,说那意味着日本的军刀和太阳旗,会破坏我们的风水格局。尽管是民间传说,但显然起到了作用,设计人员后来做了修改,把圆形的改成方形,也许这样风水 就好了?我觉得满好笑的,风水本是一地之本,所有建筑,都要顺应本地风水,一个外来建筑,怎么可能改变本地的风水格局呢?
  
  好笑归 好笑,因为上下班天天经过,我就一直关注着它的每一个进展,比如它不断拖延的工期,比如,它突然要改一个名字,又比如,它建设的速度,它已经超越了原来的 第一,据说现在已经建到了90层,等等。很多很多人,每天要经过它的身边,都会习惯性地仰头看看,内心或多或少会涌现出一种惊叹或者赞叹的情绪吧:这是中 国最高的楼啊,这也是亚洲最高的楼啊,这还是世界最高的楼啊。
  
  人们赞叹着高楼,感慨着盛世年华,洋溢着自豪和满足。这是一派祥和的气氛,和谐的世界。
  
  可是,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就在这座最高的楼下面不足200米处的路边,有一片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开阔地,每到上班时间,这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甚至有鸟儿跳来跃去,再旁边,还有一个小公园,绿色的竹子,红色的花,安宁的环境,悠然的老人在养神。
  
   当下班的时刻快到了的时候,陆续有三三两两的小商贩推着三轮车过来,在这片开阔地停下来,摆开架势,开始操作。他们有的是卖卤肉的,清一色的猪头肉、猪 下水,泛着肉色的光;有的是卖馒头的,或方或园、或大或小的馒头,个个园滚,透着结实和耐吃;有的是卖面条的,有的是卖米粉的,有的是卖水饺的,有的是卖 大饼的,还有的只卖炒菜。很多小贩挥动着炒锅,上下翻飞,在一片火光闪动中,完成一件件杰作。几乎就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这里就升腾着烟火、飘荡着饭香。
  
   也就是在小贩们来到这里的同时,会有三三两两衣衫不整的人走过来,他们多数两手空空,也有带着饭盒的,互相之间说笑着,打骂着,推搡着,来到这片已经生 机盎然的地方,从自己密密包裹的口袋里掏出花花绿绿的钱包,翻出纸币或硬币,递给小贩,来购买自己需要的食物。每个小贩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他们接 过钞票,放进木盒里,随手抓起别的什么可食之物,放进锅里炒作或者放到案板砍切,做好了,再收起,盛到白色的快餐盒里或者客户自己带的饭盒里,一笔买卖就 做成了。然后,这些买家再呼朋唤友聚集到一起,或站、或蹲、或坐在地上,享受着美味佳肴,一边吃,一边开着玩笑。
  
  吃饭的时间并不 长,每个人不过十几分钟时间,饭盒里的食物就空空如也,他们喝干最后一滴汤汁,把快餐盒随手一扔,继续在原地说着闲话,有的会掏出纸烟,燃上,吸着香烟, 吐着眼圈,眯上眼歇一会,然后就结伴沿着原路走回去。路上,还会碰到别的朋友,他们就互相打着招呼,有时候还推一把、搡一下,开开玩笑,继续走着,回到他 们的老窝——那中国第一高楼下的简易板房里,或者回到中国第一高楼的工作现场,继续他们的工作——他们是中国第一高楼的建设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民建 筑工”。
  
  从第一缕烟火升起,到最后一个农民工离开,前后不过一个多小时时间,我曾大致算了一下,大约有200多人会来这里用餐。 他们离开后,遍地是白色的餐盒和各类食物垃圾。小商贩收拾一下快速离去,留下满地的狼藉。很快,会有城市清洁工过来,用扫帚清理一下,不过半个小时,大地 复归安详,世界一片宁馨,高楼悠悠,伴着白云静默。而在白云漂浮处,偶尔能看到模糊的身影,那正是吃过饭的农民工再上高楼,继续把大楼拉高。他们自己,正 在那最高的楼上,隐去了名字,隐去了身份,隐去了一切的荣耀,默默地,做着自己的那份工。
  
  很少有人会想到他们。他们的双手,都如 古藤般粗壮、粗糙,很多人的双手会因为石灰的浸泡而脱皮、裂口,如果他们不再从事建筑工作,至少要5年以上,这些痕迹才会逐渐消失。因为我的弟弟曾经是他 们中的一员,我摸过他的双手,感触过那种艰辛。他们离乡背井、抛妻离子,孤身来到这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在这里建设一座中国的最高楼,梦想着赚到一些钱, 能改善自己的境遇,给家乡带去一些温暖。他们每天劳作很长时间,吃着简单的食物,住在简易的板房里,过着俭朴的生活,干着粗重的活计,工资不过2000元 上下,可是,这已经让他们感觉很满足了。
  
  没有人关注他们的财富问题:就在离他们不足500米的地方,有着亚洲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在这里,每天的交易金额超过1000亿元,国家能拿去6亿元印花税,证券公司能拿去4亿元佣金,交易所自己,每年能有20多亿元的管理收入,而参与交易的 每个人,手指轻轻一动,也许仅仅缴纳的税费,就会超过2000元。行情忽上忽下,财富的波动动辄以万亿元计。而在中国最高楼上工作的人们,能俯瞰到交易所 的大楼,却感受不到行情变化的任何意义,对他们来说,这是另外一个世界。
  
  谁来替他们理财?谁来让他们的财富稳健增长?谁能帮他们摆脱贫困,早日小康?是你,还是我?
  
   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证券公司的定向理财计划,起点是800万元。信托公司的定向理财计划,起点常常是20万元。股指期货的一手交易, 需要12万元。但如果你接受他们的委托,拿着他们的钱想帮他们赚点钱,就会惹出很多麻烦来。因为一些帮助小散户赚钱的私募机构正面临“非法经营”的指控。 孟加拉有一个老人,办了一个专门帮助穷人的银行,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在中国,还没有专门帮穷人理财的机构,上万亿的公募基金,盈利多少无所谓,旱 涝保收都可以收到管理费,目前,他们正在开展投资者教育,努力拒绝着不良客户。我们如果能有什么人或者什么机构,专门面向这样的农民工和其他社会最底层的 民众开展理财业务,该多好啊!但是,面向他们的理财,应该不但是保底的,而且应该是保赚的,更应该保证一年的利润至少10%——只要金融创新品种足够多, 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啊。可是,社会却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白点,当然,也许是未来最大的机会点吧,因为这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有钱人自己应该想到的 问题。只是,如今没有人想到应该这样做,而农民工自己,会有人听说过股票,却几乎没有任何深入的概念。对他们来说,身处第一高楼,创造的财富却不属于自己 ——据说,这些月收入一两千元的建筑工人们所建设的这栋大楼已经大大升值了,物业拥有者的潜在利润将超过100亿元。

  后记:

  目前,全球基金管理业正在发生一种深刻变化——基金管理公司开始推出一些保底产品和保赚产品,而且有的 基金可以确保年收益率不低于7%。这是一种趋势。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在多种产品之间进行套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当前的券商权证创设,就完全可以 收回权限,仅许可公益性基金来操作,确保这些公益性基金稳赚不赔。而这些公益性基金,可以设定门槛,比如一个自然人,身份确定为低收入者,需要国家给予补 贴或者最低收入保障,则允许投入这种基金,下限100元,上限2000元,允许每个月都有投入。管理人则承诺每年至少10%的利润,如果做不到,由管理人 给补足。这样持续下去,会树立基层民众的理财意识,也有利于尽快改善他们的财富结构,提高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这些工作,应该有投资家出来牵头做或者 应该有相关机构站出来促进。在基金领域的创新,应该考虑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面向低收入群体进行创新,而不只是在开放式和封闭式上创新。面向低收入 群体的定向基金,应该得到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希望有心人能早点行动起来。

没有评论: